五谷蔬菜及瓜果的属性和药用价值一

2019-5-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中医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人离不开粮食,每一粒果实都是由一颗被层层包裹起来的种子构成,这一层包裹着的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和矿物质,胚芽则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蛋白质,杂粮比精制的米面更有营养,还能为体提供特别的医疗作用。五谷杂粮的药性既可以用来防治疾病,又经济实用,且没有副作用。

大米:又名粳米,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的功效。冬天室内暖气较热,空气干燥,早晚喝点大米粥,可以远离口干舌燥的困扰。特别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的是,大米不同的烹调方法对血糖的影响不同。研究表明,等量大米煮成的干饭比稀饭对血糖的影响小。因此,糖尿病患者早餐进食干饭有利于控制血糖。小米:又名粟米,性凉微寒、味甘咸。归肾经、胃经、脾经。能滋阴补肾,健脾除湿,和胃安眠。适用于脾胃虚热、反胃呕吐、腹泻及产后、病后体虚者食用。小米中所含的色氨酸可刺激脑细胞分泌有催眠作用的5-羟色胺;晚餐饮用小米粥有利入睡。小米熬粥时上面浮的一层细腻的黏稠物,俗称为“米油”。中医认为,米油的营养极为丰富,滋补力最强,有“米油可代参汤”的说法。仅从营养的角度讲,小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含量甚优。其所含的色氨酸为谷物之冠。色氨酸可刺激脑细胞分泌有催眠作用的5—羥色胺。所以说晚餐喝小米粥供养产妇、病人或饲喂婴幼儿,是理想的方式之一。

小麦:小麦味甘,性平微寒,有健脾益肾、养心安神功效。心烦失眠者可用小麦与大米、大枣一起煮粥服食。小麦含有钙、磷、铁及帮助消化的淀粉酶、麦芽糖酶等,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是保护人体血液、心脏、神经等正常功能的必需营养品,常吃小麦还可增强记忆、养心安神。此外,麦麸含高膳食纤维,对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痔疮、老年性便秘、结肠癌都有防治作用。在药典中,小麦常作为益气、除热、养心、安神药。小儿夜间啼哭,多由于稚童神气未充、心火上乘所致,可用小麦30克,熬汤取汁,频频喂服。小麦30克、甘草9克、大枣4枚(即张仲景的甘麦大枣汤),加水煎汤饮服,对于用脑过度引起的精神恍惚、心情烦躁、睡眠不宁有很好的疗效。用浮小麦30克,配合黄芪9克、五味子6克,加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盗汗、自汗有较满意的疗效。常食小麦麦麸皮对大肠癌、脚气病、肥胖病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玉米:性平,味甘淡,具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宁心活血的作用。玉米油中的亚油酸能防止胆固醇向血管壁沉淀,对防止高血压、冠心病有积极作用。此外,它还有利尿和降低血糖的功效,特别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玉米也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它富贵含植物性蛋白、脂肪、糖类、纤维素、无机盐以及多种维生素、大量的亚油酸、谷胱甘肽。据国外医学资料介绍,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癌症发病率较低。这是因为,玉米富含谷胱甘肽。谷胱甘肽氧化物含有硒,硒为保持人体健康不可缺的元素,缺硒易诱发癌症、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白血病、病毒性肝炎等。平方米中镁元素也较多,它可与体内的维生素A协同作用,阻抑癌组织发展;玉米中的木质素可使人体免疫细胞的巨噬细胞的活性提升2至3倍,能强化吞噬病毒或细菌毒力的作用。另外,玉米中的纤维素比精米、精面粉高倍。纤维素可加速肠部蠕动,排除大肠癌的因子,降低胆固醇吸收,预防冠心病。玉米还能吸收人体的一部分葡萄糖,对糖尿病有缓解作用。美国科学家还发现,吃玉米能刺激脑细胞,增强人的记忆力。玉米中所含的黄体素和玉米黄质可以预防老年人眼睛黄斑性病变的发生。玉米中的脂肪、磷元素、维生素B2的含量居谷类食物之首,其中脂肪为面粉、大米的1倍多;玉米中含有亚油酸和维生素E,能使人体内胆固醇水平降低,从而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玉米中钙、铁质较多,可防止高血压、冠心病。现代医学家研究表明,玉米中的谷胱甘肽,能与多种化学致癌物相结合,使其失去毒性。粗磨的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赖氨酸,可抑制肿瘤生长。玉米胚芽中含有丰富的玉米油,这种玉米油中亚油酸含量很高,是一种难得的食用药物,坚持长期食用玉米油,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并软化动脉血管,减少和消除老年斑和色素沉着斑等。因此说,它是不可多得亦需常食的食物。玉米须有很好的利尿、降压、降糖、和胃的功能,对肾炎浮肿、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高血压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苡米:又叫薏米,其所含蛋白质远比米、面高,易消化吸收,对减轻胃肠负担、增强体质有益。中医认为,苡米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苡米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降血糖等功效。将苡米与大米煮粥或加入适量冰糖食用,能使肿瘤患者食欲增加、减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此外,苡米中含有的薏苡素对横纹肌有抑制作用,可减少皱纹,爱美的人不妨多吃。高粱:高粱味甘性温,有健脾益胃的作用。自古有"五谷之精"、"百谷之长"的盛誉。高粱具有和胃健脾、凉血、解毒、止泻等功效,可用来防治食积、消化不良、湿热,下痢和小便不利等多种疾病,以高粱米加葱、盐、羊肉汤共煮粥食,能治疗阳虚盗汗。常吃高粱米粥,可防治积食等消化不良症。小儿消化不良,可取高粱入锅炒香,去壳磨粉,每次取2—3克调服。但高粱性温,含有具收敛止泻作用的鞣酸,便秘者不宜食用。

黄豆:性味甘平,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的效用,可辅助治疗疳积泻痢、腹胀瘦弱、妊娠中毒、疮痛肿毒、外伤出血等症。黄豆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脾胃虚弱者宜常吃。用黄豆制成的各种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也具有药性:豆腐可宽中益气、清热散血,尤其适宜痰热咳喘、伤风外感、咽喉肿痛者食用。黄豆富含大豆异黄酮,可媲美药物性雌激素,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潮热、出汗、心烦、不安和妇科肿瘤;其植物蛋白可防治骨质疏松症。经常食用黄豆食品,可有效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并帮助解除动脉血管壁已遭受的损害。一些学者研究发现,用醋泡过的黄豆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和肥胖症,因为黄豆里的皂素能排除贴在血管壁上的脂肪,并能减少血液里胆固醇的含量。豆制品中的卵磷脂,可“清洗”血管壁,提升神经传递物质,增进记忆力,还可降低血中胆固醇,改善脂质代谢,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实验证明,黄豆及其制品对心血管有特殊的作用。绿豆:味甘性寒,有利尿消肿、中和解毒和清凉解渴的作用。它具有解暑、止渴、解毒功能,《本草纲目》记载:绿豆能“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诸毒,宜连皮生研水服”。本草备要认为其能“清热解毒、利尿、止消渴、医泻痢”。绿豆汤是夏天最常用的消暑饮料。民间由于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气体,常服绿豆汤有一定辅助防治效果。

豇豆:性味甘平,有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止血、消渴的功效。中医用豇豆作为肾病的食疗品,能补五脏、益气和中、调养经脉。莜麦:性平、味咸。归脾经、胃经、大肠经。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等。尤其富含亚油酸。就其性味而言,更适宜脾胃气虚、倦态无力、腹泻便溏者食用。蛋白质比大米、面粉高1.6至2.2倍,脂肪则多2至2.5倍,而且莜麦脂肪成分中的亚油酸含量较多,易被人体吸收,有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莜麦含糖成分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日本学者调研认为,亚油酸可降血压,改善血液循环。

荞麦:又称花麦,味甘、微酸、性寒。归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消积;下气宽肠;解毒敛疮。主肠胃积滞;泄泻;痢疾;绞肠癌;白沙;带下;自汗;盗汗;疱疹;丹毒;痈疽;发背;瘰病;烫火伤的功效。它含有其它谷物所不具有的叶绿素、芦丁和烟酸,芦丁可减少动脉壁通透性而有止血效应,烟酸可扩张微细动脉,改善脂质代谢和血液微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内含的维生素Bl、维生素B2比小麦多2倍、烟酸多3至4倍。荞麦中所含烟酸和芦丁都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经常食用荞麦对糖尿病也有一定的疗效,荞麦外用还可治疗毒疮肿痛等。常吃荞麦制品还可预防糖尿病。莜麦含糖低,适合糖尿病人当主食。荞麦磨面粉,做成挂面、煎饼、面糊等食用有明显的消食作用,所以又称净肠草。将荞麦粉炒黄,每次用30克,加水适量煮成糊,加红糖或盐进行调味后食用,每日2次,连用3~7天,用于脾虚腹痛泄泻。荞麦中所含烟酸和芦丁都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经常食用荞麦对糖尿病也有一定的疗效,荞麦外用还可治疗毒疮肿痛等。据近代研究,荞麦含有多量蛋白质及其他至敏物质,可以引起或加重过敏反应,故体质敏感之人食之宜慎。

大麦:性凉、味甘咸。归脾、胃经。其性滑腻,故常与粳米同食.也可磨粉制糕作面食用,还可煮茶饮服,亦可酿造啤酒,大麦淀粉含量略低于大米、小麦,而蛋白质、钙、B族维生素等物质远高于大米,有健脾开胃的功效,大麦芽性甘温胃,可消食、下气、回乳。因其性凉,故身体虚寒者应少食或不食。含淀粉、蛋白质、钙、磷等。尤其所含的尿囊素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本草经蔬》记载,大麦益气补中,实五脏,厚肠胃。凡肝病、食欲不振、伤食后胃满腹胀以及妇女回奶期发生的乳房胀痛者,适合食用。大麦茶,即:炒制后碾成面,用开水冲饮。在医学上,大麦也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将炒至焦黄的大麦30克泡茶(或略煮开),取汁频饮,有清热消暑作用;取生麦芽60~克,加水煎汤,每日分3次服下,连用3~5天,有消食、回乳作用。燕麦:性平、味甘。归脾、肝经。它含多种营养素、维生素及酶类。现代研究表明,燕麦的营养价值不低于小麦和大麦。其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和释放的热量,在大米、小米、白面、高粱粉、玉米粉等九种粮食中居首位。燕麦自古入药,具有补益脾、胃、滑肠催产、止虚汗和止血等功效。营养学家发现,燕麦还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的理想食物。它含丰富的亚油酸,占全部不饱和脂肪酸的35%~52%,所以有抑制胆固醇升高的作用。30克燕麦面中亚油酸的含量相当于10粒降血脂药物益寿灵和脉通。这就足以说明,燕麦不仅仅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理想食物,亦对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症、便秘、浮肿者有辅助效果。对糖尿病、脂肪肝、便秘、浮肿等有辅助疗效,对中老年人增进体力、延年益寿大有裨益。用燕麦片与粳米一起煮粥,对病后体虚、食欲缺乏等常食有益。燕麦全草30克、米糠15克,加水煎服,有止汗作用。据研究,燕麦又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的理想食物。中医认为具有补益脾胃,治汗出不止,降血脂。因燕麦有滑肠催产之功能,故孕妇及泄泻者忌。苦荞麦:别名菠麦、乌麦、花荞等,性味苦、平、寒,有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据《本草纲目》记载,苦荞麦有益气力、利耳目、降气、宽肠、健胃等功效,能治疗痢疾,咳嗽、水肿、喘息、烧伤等疾病。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苦荞麦富含19种氨基酸,另外,还有10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特别是苦荞麦所含的芦丁(黄酮类物质),更是其他粮食作物所不含有的。据医学研究证明,芦丁能促进人体体胰岛素的分泌,并有软化血管,改善微循环和降低血管脆性的作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都证实苦荞麦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尿糖、防便秘等功效,被权威专家称为“三降食品”和“21世纪人类的健康食品”。黑小麦:黑小麦以其诱人的营养价值和滋补功能,被称为"益寿麦",成为市场的新宠。黑小麦蛋白质含量最高可达20.5%,黑小麦具有防止心血管病,妇女和老人骨质疏松症和抑制甲状腺、肿痛、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功效。

黑豆:性味甘平,是一种清性滋养强壮食品,具有祛风除热、调和下气、活血、解毒、利尿、通乳及补血之功效。主治心肾脏器水肿、腮腺炎、痛肿脓血和乳汁不通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赤豆含有皂甙类成分,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肿作用,能解酒、解毒,对于肾脏病和心脏病,均有一定疗效。

豌豆:性味甘平,和中调胃,能止吐逆泄利,可煮饭中食之。具有和中益气、利小便、解疮毒、通乳及消肿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指出,豌豆中含有赤霉素A20和植物凝集素等物质,这些物质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还可以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花生:味甘性平,入脾肺经,富含优质蛋白,其中的植物油可与橄榄油媲美。花生中所含的卵磷脂具有健脑、养脑作用。花生素有“长生果”美誉,花生油中的油酸、白藜芦醇、锌及β谷固醇等,对抑制血小板非正常凝聚、心肌梗死、脑血栓等有良效,可辅疗高血脂,使血脂下降81.8%;辅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可达89.3%。花生油中尚存在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锌、钙、磷、铁等。主要功效:健脾和胃、利肾去水、润肺化痰、理气通乳、催乳,滑肠,止血、治诸血症。甘薯:性温、味甘。归脾经、肾经。可补虚、益气、健脾胃、强肾阴。富含多种营养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它为一种多糖与蛋白质的混合物,黏液蛋白具有维持消化道、呼吸道及关节腔滑润的作用。黏液蛋白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消除疲劳的作用。糯米:性温、味甘。归脾经、胃经、肺经。可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善止虚汗。糯米可补脾肺、跑通二便、止汗、安胎。主治脾肺两虚、二便失禁、自汗、胎动不安。古代养生家擅长用米煮粥食用,将食粥视为养生保健延年益寿之道。如《医药大书药性总义》记述:“糯米粥为资生化育神丹。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著名南宋诗人陆游《食粥诗》亦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惜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红小豆:性味甘酸平,可补血、清热、行水、散血消肿。它有利水消肿。对于治疗水肿,腹水及脚气皆有很好的效果。也可用于产妇乳汁少,也有解毒排脓、抗菌消炎等功效。薏苡仁:甘淡微寒,可健脾利湿、清热排脓、消肿。黑大豆:性甘平,可益阴利水、养血除风、消烦解毒。

黑芝麻:味甘,性平。归肝、肾、大肠经。中医认为:黑入肾,富含维生素E,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润肠通便、防衰老。主要功效: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用于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

粟米(小米):性凉,味甘咸。能益气健脾胃,滋阴清虚热,利二便。治反胃、泻痢、消渴等。不宜与杏同食。

秫米(黄米):性微寒,味甘,质黏。“肺之谷”能和胃安眠,止寒热,利大肠。治肺疟、阳盛阴虚不眠、筋骨挛急、疮疥、犬咬等。小儿不宜多食。

糯米(江米):性温,味甘,质柔黏。“脾之谷”能补脾肺,缓中止泻。治消渴尿多、体虚自汗、便溏等。《罗氏会约医镜》载:“但性黏滞,病人及小儿忌之。多食昏五脏,令人贪睡。”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粳米(大米):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养精,除烦止渴止泻等。治脾胃不和、中气不足、烦渴、泄泻等。

籼米(机米、南米):性温,味甘。能养胃和脾,温中止泻,是人体能量来源常用的主要食物之一。

薏米(薏苡仁、苡仁):性微寒,味甘淡。能健脾,和胃,补肺,清热泻水。治水肿湿痹、泄痢热淋、疝气、脚气、风热筋骨病等。妊妇慎服。

玉米(苞米、玉蜀黍):性平,味甘。能调中开胃,渗湿利尿,利胆降脂。治尿路炎症及胆囊炎、肝炎、黄疸、高血压、糖尿病等。

高梁(蜀黍):性温,味甘涩。能温中止泻。治吐泻、小便不利等。阴虚内热者不宜大量食用。

小麦(淮小麦):性平微寒,味甘。分淮小麦、浮小麦两种。能养心健脾,厚肠胃,除热止渴,是人体能量来源常用的粮食之一。

浮小麦:性偏凉,味甘。淘洗时因瘪瘦轻而浮在水面的麦粒为浮小麦,多和药用。能益气,除烦,敛汗。治骨蒸虚热、劳热盗汗等。

大麦(稞麦、饭麦):性微寒,味甘咸。能益气调中化食,除烦利水。治腹胀、烦渴、小便不利等。

荞麦(三角麦、花麦、乌麦):性平,味甘。能下气利肠,清热泪盈眶解毒。治食积,尿浊、带下等。忌与猪肉、白矾同食。《食鉴本草》载:“同猪肉同食,落眉发,同白矾食杀人。”脾胃虚寒者忌用。

莜麦(油麦、青稞麦):性微凉,味甘微咸。能益气,利湿,止泻。治腹泻、水肿、尿少等,脾胃虚弱者忌食。多食不易消化。

燕麦(野麦、雀麦):性平,味甘。能补脾胃,滑肠,催产。治食欲不振,大便不调。

番薯(甘薯、红薯、白薯、甜薯、地瓜):性平,味甘。有红皮、白皮两种,长寿食品之一。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益气生津,利便,通乳,防癌,抗衰老。治湿热黄疸、乳疮、便秘、夜盲。忌食黑斑白薯,以免中毒。有番薯不能与鸡蛋同食的说法,但没有根据。

黑豆(乌豆):性平,味甘。豆有五色,各入五脏,黑豆“肾之谷也”。能补肾,镇心,明目,祛风活血,解毒消肿。治口渴、水肿、疮疡,眼炎、二便不调等。《本草备要》载:畏五参、龙胆、猪肉,忌厚朴和蓖麻子。服四环素、土霉素时,不宜食用。

小黑豆(马料豆):性温,味甘。能补肝肾,壮筋骨,明目益精,乌须发,解药毒。治风痹,带下、水痘、疮疡等。《本草备要》载:畏五参、龙胆、猪肉,忌厚朴和蓖麻子。服四环素、土霉素时,不宜食用。

黄豆(黄大豆):性平,味甘。有“豆中之王”和“植物肉”等美称。能健脾益胃,清热利气,散五脏结积,解诸毒。治肾病、水肿、肿毒等。多食生痰咳嗽。过量服食,导致疲倦昏睡。服四环素、土霉素忌用。

红小豆(赤小豆、赤豆、红豆、红饭豆):性平偏凉,味甘酸。“心之谷”能利水健脾消肿,消热解毒排脓。治水肿、痈疽、疮毒、脚气等。蛇咬伤忌食。多尿者忌用。久食令人枯燥体瘦。

绿豆(青小豆):性寒,味甘。李时珍称其为“食中要物”、“菜中佳品”,是谷、豆中的佼佼者。能清热解毒,消暑除烦。治金石药毒、疮疡肿毒、暑热烦渴。服药期间不宜多食。脾胃虚寒滑泻者慎用。不要与狗肉同食。

扁豆:性平微温,味甘。“脾之谷”能健脾和中止泻,解毒消暑化湿。治脾湿泻痢、恶心呕吐、寒湿带下。患寒热病者忌食。忌生吃,炒食应熟透。

蚕豆(胡豆、南豆、佛豆):性平偏凉,味甘。能健脾利湿,清热涩精。治体虚食少、水肿、遗精、带下、脚气等。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忌多食。

豇豆(饭豆、豆角):性平,味甘。豆中之上品,用处最多。能健脾胃和五脏,补肾益精。治肠炎、粮尿病、遗尿、遗精、带下白浊等。气滞便结者忌用。

豌豆(回回豆、青豆):性平,味甘。能理气和中,生津止渴,通乳消胀,利湿解毒等。治粮尿病、缺乳、脚气。

刀豆(夹剑豆):性平微温,味甘。能温中补肾,利肠止逆。治虚寒呃逆、腹胀、腰痛、气管炎、百日咳。忌生食。

白芝麻(白脂麻、胡麻仁):性平,味甘。能滋养肝肾,润燥滑肠,补肺气,明耳目,耐饥渴。治虚劳便秘、小儿头疮。脾弱便溏者不宜多食。

黑芝麻(黑脂麻):性平,味甘。能养血补肝肾,润五脏,填精髓,坚筋骨,利大小肠。治虚损体弱、眩晕、瘫痪、须发早白、脱发、产后奶少、便秘

蔬菜的药性西医研究食物只注意它的营养成分,而不注意它的药理性能;然而蔬菜除了具有维生素、膳食纤维之外,还有药性。

  目前市场卖的蔬菜有:韭菜、香菜、芹菜、菠菜、白菜、小白菜、油菜、菜花、荠菜、苋菜、芥菜、卷心菜、空心菜、生菜、茴香菜、黄花菜、蕨菜、芋头、山药、山药蛋、百合、马铃薯、茄子、西红柿、蒜薹、青蒜、柿子椒、洋葱头、扁豆、豇豆、荷兰豆、毛豆、雪里红、香椿、青萝卜、白萝卜、红萝卜、胡萝卜、马齿苋、茭白、藕、竹笋、菜笋、丝瓜、冬瓜、南瓜、苦瓜、黄瓜、葫芦瓜、茼蒿、蘑菇、灵芝、黑木耳、白木耳、石耳、地耳、紫菜、芦荟、豆芽菜等;这些蔬菜能够随便吃吗?不能。

  告诉你,除了马铃薯、西红柿、青萝卜、白萝卜、红萝卜、胡萝卜、藕、菜笋、黄瓜之外,其他的蔬菜不能随便吃。   1、韭菜具有壮阳的作用,建议小孩子不能随便吃。   2、南瓜具有升压、止喘作用,高血压的人不能多吃,最好是不吃。   3、芥菜、茴香菜、蒜薹、青蒜、洋葱头、柿子椒具有温里的作用,发热的人不能吃。   4、芹菜、白菜、小白菜、油菜、生菜、茭白、菜笋、冬瓜、葫芦瓜具有利尿的作用,糖尿病、高血压、口干舌燥的人不能吃。   5、山药、山药蛋具有补气的作用,失眠的人不能吃。   6、马齿苋、芋头、苦瓜、雪里红,具有清热的作用,阳痿的人不能吃。   7、茄子、扁豆,豇豆、荷兰豆、毛豆具有行气的作用,腹泻的人不能吃。8、蘑菇、黑木耳、白木耳、石耳、地耳具有泻下的作用,腹泻的人不能吃。   9、菜花、竹笋、茼蒿具有酸涩的作用,便秘的人不能吃。   10、芥菜、空心菜、黄花菜具有止血的作用,有血栓的人不能吃。   11、苋菜、卷心菜具有补血的作用,血液黏稠的人不能吃。   12、香菜具有发汗的作用,汗多的人不能吃。   13、灵芝、冬笋、紫菜具有化痰的作用,癌症病人不能吃。   14、丝瓜、蕨菜、芦荟具有活血的作用,癌症病人不能吃。   15、香椿具有安神的作用,从事敏捷工作的人不能吃。16、荠菜、空心菜、黄花菜有止血的作用,有血栓的人不能吃。17、菜花、百合具有滋阴的作用,水肿的人不能吃。   18、菠菜、竹笋、茼蒿具有酸涩的作用,便秘的人不能吃   中医还强烈建议:尤其是患癌症、糖尿病等等之类的慢性病人对诸如葱、姜、蒜、料酒、八角等配料也应该远离!癌症病人不能吃丝瓜,还有韭菜、荠菜、茴香菜、蒜薹、青蒜、洋葱头、柿子椒、菜花、百合、灵芝、冬笋、紫菜、蕨菜、芦荟等,因为这些蔬菜壮阳、温里、滋阴、化痰、活血,病人吃了会促使病情加重。

黑木耳(桑耳、五木耳):性平,味甘。生于桑、槐、榆、楮、柳等朽树上,形象人耳,故称黑木耳,是天然的滋补强壮食品。能润肺益气,补脑安神健身强志,活血去瘀养荣,防止动脉硬化、冠心病。治崩漏带下、痔疮便血、创伤出血、高血压、血管硬化、贫血、便秘。忌食鲜木耳。孕妇不宜多食。不宜与野鸭肉同食。

白木耳(银耳):性平,味甘淡。生于栗树上,色白,即称白木耳,已采用人工栽培,是珍贵的滋养品。能润肺生津,滋阴养胃,益气和血,补脑强心,清热利肠。治肺热咳嗽、痰中带血、衄血、有肠燥热泪盈眶、便秘下血、经血不调。

黄花菜(金针菜):性平凉,味甘。能养血平肝,清热泪盈眶解毒,生津止渴,利尿消肿,通乳,解酒。治头晕耳鸣、咽喉热燥、大便带血、小便不利、产后缺奶、吐血、衄血、便秘。忌食腐烂变质和鲜黄花菜,以免中毒。皮肤瘙痒症患者忌食。

蘑菇(肉蕈):性凉微寒,味甘。色白柔软,味像鸡肉,又称“鸡腿蘑菇”。能开胃止泻,理气化痰,透发麻疹,降血糖,解毒抗癌。治胃纳不佳、呕吐泄泻、传染性肝炎、麻疹透发不快、各种癌症。注意识别有毒蘑菇。误食可生吃免脑救治。

香菇(香蕈):性平,味甘。色紫、味香,为营养丰富的菜蔬佳品。能开胃,托痘疹,预防佝偻病,抗癌,延缓衰老。治食欲不振、贫血、溲浊不禁。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说:“痧豆后、产后、病后忌之,性能动风故也。”

草菇(兰花菇):性寒,味甘。蕈的一种,灰色,多生长在稻草类草堆上。能清热清暑,降压抗癌。治心血管系统疾患。

平菇(侧耳):性平微温,味甘。菇类的一种,生于榆属枯木或树干上,是大型真菌植物,为公认的保健菜蔬。能滋补强壮,舒筋络,抑制肿瘤,抗癌。治虚弱萎痹、腰腿痛、手足麻、筋络不舒。

紫菜(索菜):性平偏寒,味甘咸。有圆紫菜、长紫菜、甘紫菜等多种,性味和功效大致相同。能化痰软坚,清热利水,补肾养心,滋润咽喉,降血浆胆固醇含量。治瘿瘤、支气管炎、高血压水肿、麻疹、脚气等。

海带(纶布、江白菜、海马兰):性寒,味咸。在诸多食品中含碘量最多。能软坚散结,清热利水,消痰平喘,祛脂降压。治瘿瘤、痰热壅膈、咳喘、疝气下坠、肝脾肿大、宿食不消、小便不利、水肿、高血脂症和高血压病。

葱:性温,味辛。为“菜中要物”,有大葱、小葱之分。其外实中空,辛温通窍,“肺之菜”也。能发散表邪,舒肝理血,通上下阳气,安中利五脏,通二便,消肿,活血,解花毒。《本草备要》曰:为“菜伯”及“和事草”。治风寒感冒、头痛鼻塞、疮痈肿痛、呕吐、便血、肾虚目眩、鼻衄。《本草备要》载:“同蜜食杀人,同枣食令人病。”有生葱忌与杨梅同食说法,但未见科学依据。表虚多汗者不宜多食。

葱头(玉葱、圆葱、洋葱、皮牙子):性平温,味甘辛、辣。葱头在欧美被称为“菜中皇后”,说:“没有葱头,就不会烹调艺术。”法国葱头汤和炸法国葱头环驰誉世界。我国医界认为,葱头不但能强身健体,使锐气旺盛,而且是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患者的佳蔬良药。能除湿祛痰,健脾和胃,下气利尿,消炎杀菌,活血防癌,抗衰老。治伤风痰多、冠心病、糖尿病、小便不利、白喉、创伤、肠炎。

蒜(葫、葫蒜、蒜头、大蒜、独蒜):性温,味辛。大蒜多用于调味,生吃或熟食都行。它的药用在国内外早有记载。如:1.古希腊运动员曾以大蒜作为保健食品。2.古罗马的普利尼用大蒜治伤风、哮喘、麻疹、惊劂等病。3.印度医生说:常吃大蒜能提高智力,使嗓音宏亮。4.我国肿瘤普查资料表明,大蒜有但含有防胃癌的物质,而且蒜辣素能刺激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所以说“蒜乃食经之上品”。能健脾开胃,行滞气,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暑气,解毒,消肿,除虫,消谷肉积。治肉食积滞、脘腹冷痛、痢疾肿毒、斑秃癣疮、虫积水肿、感冒等。《本草备要》载:忌蜜。不宜与滋补药同食。孕妇忌用大蒜灌肠疗法。大蒜泥外敷忌过量过外。

薤白(野蒜、小野蒜、小独蒜、薤白头)性滑温,味辛苦。属“百合科”,系韭类。叶似韭而中空,根如蒜,生则气辛,熟则甘症状,有“菜中灵芝”的美誉。能理气宽中,通阳利窍,散结生肌,泄大肠气滞,补虚解毒。治胸痹刺痛、噎嗝反胃、泄痢下重、疮疖等。《本草备要》载:忌牛肉。

韭菜(起阳草、壮阳草、长生韭、扁菜):性温,味辛。“肝之菜”也,入血分而行气,归心益胃,助肾补阳,散瘀。能温中壮阳,理气解毒。治胃热噎嗝、吐衄、一切血病、痰喘、消渴、药毒、食毒、创伤瘀肿、蛇虫咬伤。《本草备要》载:忌蜜。酒后不宜食。

生姜(鲜姜):性温,味辛。多用于调味,有“呕家圣药”称誉。能祛寒解表,行阳散气,调中止呕,宣肺解郁,化痰开胃,解毒。治头痛鼻塞、痰膈咳逆、呕吐、风湿痹痛、狐臭。《本草备要》载:疮痈人忌食。恶黄连、黄芩、夜明砂。烂姜有毒忌食。

甜菜(红甜菜,糖萝卜):味甘甜。能下泻,消除腹胀。治贫血、伤风、流浓涕等。

香菜(芫荽、胡荽、满天星):性温,味辛香窜。能内通心脾,外达四肢,发痘疹,消食和胃,解毒调味。治麻疹透发不快、食物积滞、二便不畅、发热头痛。不宜与补药同食。忌白术、牡丹。

芹菜(旱芹、香芹、药芹、胡芹菜):性平凉,味甘清。有水、旱两种,性味和功效相近。能平肝清热,祛风利湿,养精益气,润肺止咳,健齿利喉,明目,降压,镇静。治高血压、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咳嗽痰喘、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小便不利、痈肿。

蒿子杆(茼蒿、蓬蒿):性平,味甘辛清香。有“菊花菜”称誉。其药用功效,唐代孙思邈在《千金·食治》中说,能“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治用脑过度引起的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血压偏高、脾胃不和、便秘。

雪里蕻(芥菜、毛辣菜、雪菜):性温,味辛。营养价值较高,因有苦味,所以多腌渍吃。能宣肺祛痰,温中顺气,开胃利膈。治胸隔满闷、咳嗽、牙龈肿痛、小便不利。

大白菜(白菜、菘菜):性平,味甘。有“菜中王”之称。群众常说:“百菜不如白菜”。能养胃利肠,和中消食,宽胸除烦,解毒醒酒,清热止渴。治发热口渴、感冒咳嗽、胃病纳差、大便秘结、小便不利、疮疡等。隔夜炒大白菜不能吃。

小白菜(油白菜):性平,味甘。能利胃肠,消食积,清热除烦,宣肺理气,解瘀散毒。治脾胃不和、肺热咳嗽、便秘、丹毒、漆疮。腹泻不能吃。

洋白菜(元白菜、包心菜、卷心菜、莲花白菜):性平,味甘。能补肾益胃平肝,利五脏,通经壮骨,健脑明目。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体虚神衰、耳聋、健忘。

菜花(椰花菜、花菜):味甘清淡。是“菜中之上品”。西方人把菜花视为菜中珍品,称赞它为“天赐的药物”、“穷人的医生”。能开音,止咳,预防感冒、坏血病和抗癌。治肺病、咳嗽等。

油菜(芸苔菜、红油菜、胡菜、寒菜):性凉微温,味甘、辛。能清肺止咳,消肿散血,和中滑肠利便。治劳伤吐血、痈肿丹毒、乳疮、血痢、难产。

菠菜(菠棱、赤根菜、鹦鹉菜):性凉,味甘。能养成血,止血,利五脏,开膈调中,通脉润燥,清胃肠热,解酒毒。治消渴、衄血、坏血病、高血压、小便不利、便秘、便血。不宜与豆腐、牛奶同煮食。忌加碱煮食。

茄子(茄瓜、矮瓜、昆仑瓜):性寒,味甘。是心血管患者的佳蔬。有白、青、紫色三种,功效相同。能清热活血,止痛,通络除瘀,利尿消肿,宽肠。治热毒疮痈、皮肤溃疡、冻疮、乳头皲裂、便血、口疮、牙痛、脚气、疟疾。

西红柿(洋柿子、番茄):性微寒,味甘酸。有“天然维生素C”、“菜中之果”和“金苹果”、“爱情果”等称誉。能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止渴生津,益肾利尿,清热解毒,降压,抗衰老,防癌。治纳差、发烧烦渴、高血压、冠心病、牙龈出血、坏血病。

辣椒(番椒、辣茄、辣子、秦椒、辣角):性热,味辛辣。有羊角椒、柿子椒、冲天椒、小辣椒等品种。是营养价值极高的香辛菜蔬和独具一格的调味品。能温中开胃,行血,消食,散风驱寒,兴奋,发汗。治寒滞腹痛、呕吐泻痢、风湿性关节炎、冻疮未溃、疥癣、秃发等。阴虚火旺、咽喉肿痛、眼疾、痔疮等患者不宜食。

黄瓜(胡瓜、刺瓜):性凉偏寒,味甘。能清热利水,祛湿滑肠,解毒止渴,镇痛,降压,减肥健美。治热病烦渴、浮肿、咽喉肿痛、目赤、呕吐、烫烧伤。

苦瓜(凉瓜、癞瓜、锦荔枝、癞葡萄):性寒,味苦。青苦瓜味苦性寒,能除热,清心明目,解毒,防病。熟苦瓜色赤,味甘性平,能养血滋肝,润脾补肾,益气壮阳。治热病烦渴、中暑下痢、风热赤眼、痈肿丹毒、烫烧伤。

冬瓜(枕瓜、东瓜、水芝、白冬瓜):性凉,味甘淡。为健美菜蔬之一。常食可益气防老,体轻矫健。能泻热,补脾,利二便,消水肿胀满,生津止渴,解毒散热,化痈肿。治五淋、水肿、糖尿病口渴、痰饮咳喘、暑热烦闷、痱毒、疮痈红肿、痔漏、脚气。脾胃寒湿及便溏患者不宜食。

南瓜(番瓜、饭瓜、倭瓜):性温,味甘。民间常以瓜代粮,所以有“饭瓜”之称。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止咳平喘,利水争毒,驱虫止痛。治呃逆、肺痈、咳喘、糖尿病、虫疾、烫烧伤。疟疾患者不宜食用。

西葫芦:性凉,味甘。能消炎,止咳喘,利尿消肿。治咳喘、肾炎水肿。

丝瓜(开罗瓜、布瓜、水瓜、絮瓜绵瓜、蛮瓜):性平,略偏凉,味甘。能泻热生津止渴,清热凉血解毒,祛风化痰,止咳平喘,通经络,行血脉,消浮肿,下乳汁。治咽喉肿痛、痔疮、崩漏、肿胀、咳喘、中暑烦渴、妊娠呕吐、乳汁不通、痈肿疔疮。肾虚阳痿患者不宜多食。

菜瓜(越瓜、生瓜):性寒,味甘。能解热毒,利尿。治烦热口渴、小便不利。

佛手(五指柑、佛手柑、福寿柑、手柑):性温,味辛、苦、酸。果肉几乎完全退化,故多用作菜蔬。能疏肝解郁,开胃止呕,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治胸闷气胀、暖气呕吐、肝郁胁痛、咳嗽痰多。

萝卜(菜菔):性凉,味辛甘。是大众最常食用的菜蔬之一。能消积化痰,顺气宽中,利五脏,止消渴,解毒防癌,轻身健美。治食积胀满、咳嗽声哑、吐血、衄血、消渴、偏正头痛、口疮、损伤瘀血、脚气。忌人参、地黄、何首乌。

胡萝卜(红萝卜、黄萝卜、金笋、丁香萝卜):性平微温,味甘辛。为“菜中上品”,不仅兼果、蔬之用,关键时刻还可充任主粮。荷兰人把它列为“国菜”之一,就是曾以其代粮渡难关。是强身、防癌、抗衰老的理想食品。生、孰皆可,常食有益无害。能健脾消食,宽中理气,安五脏,补肾壮阳。治脾虚弱、食谷不化、咳嗽、夜盲、痢疾、麻疹、水痘。

蔓菁(芜菁、大头菜、九英菘):性平,味甘苦。有“诸葛菜”和“军粮”之称。《嘉话录》载:诸葛亮曾令兵士独种蔓菁。因其可春食苗、夏食心、秋食茎、冬食根,而且生、熟皆可吃,所以又有“四时菜”的称誉。能祛湿解毒,利五脏,开胃消食,下气泻火,清肝明目,止消渴,益气轻身。治咳嗽、食积、黄疸、消渴、热毒疮痈、肝虚目暗。

山药(毛山药、薯蓣、山芋):性平,味甘淡。河南博爱、沁阳等地产者良,习惯称“怀山药”,其营养丰富,是老幼皆宜的强壮健身美容食品之一。能补不足,清虚热,健脾肺,涩精气,益肾强阴,润肤护发,化痰,固肠胃,止泻痢。治体虚健忘、遗精早泄、咳嗽、消渴、泻痢、带下。恶甘遂。

土豆(马铃薯、洋番薯、洋芋、山药蛋)性平,味甘。能健脾和胃,益气调中,清热解毒。治脾胃不和、胃脘痛、便秘、小儿水痘、腮腺炎、烫烧伤、湿疹。发芽土豆不能食用。

莴笋:性凉偏冷,味甘微苦。能清热利五脏,通脉,宽胸顺气,下乳,补筋骨,洁牙,明目,解毒,利尿。治食积不化、胸闷痰结、产后缺乳、小便不利。

藕(莲菜):性平微寒涩,味甘。生藕甘寒,能凉血散瘀,止渴除烦,解酒毒蟹毒。煮熟甘温,能益胃补心、止泻,常食可止怒、心欢。不宜用铁器煎煮。

百合(蒜脑薯、百合蒜):性平,味甘微苦。能清心安神,润肺止嗽,益气调中,利二便,抗癌。治虚烦惊悸、神志不安、咳痰带血、疮痈、浮肿、脚气。

香椿(香椿牙、香椿头、椿木叶、春尖叶):性平偏温,味甘、苦。为营养价值较高的时令蔬菜。当面码、凉拌、炒鸡蛋、盐渍等,都别具风味。能清热化湿,解毒杀虫,止血涩肠,固精。治痢疾、带下、疮痈肿毒、疥癣等。

荠菜(荠荠菜、鸡心菜、净肠草):性平,味甘淡。传说荠菜能济世护生,有“护生草”之名,因其萌发返青最早,鲜嫩味美,又有“菜中甘草”之赞誉。能和脾胃,清肝明目,解热毒,降压,止血,利尿消肿化瘀。治肝郁气滞、下痢、淋病、水肿、各种出血、月经过多、高血压、眼疾、麻疹。

空心菜(无心菜、蕹有、蓊菜、藤藤菜):性平寒,味甘。水陆皆可生长,南方普遍栽培,称“南方之奇蔬”。因其梗内是空的,故称“空心菜”,它营养丰富,是菜蔬中出类拔萃者。能清热解毒,通便利水,止血活血。治鼻衄、便血、淋浊、痔疮、便秘、痈肿、跌打损伤、虫蛇咬伤。

茴香菜(香丝菜、茴香)性温,味甘辛。能健胃强身,理气消疝,驱风散热,止痛,通乳。治寒气腹痛、疝气、睾丸肿痛、胃肠下垂、痈肿。

马齿苋(马齿菜、耐旱菜、安乐菜、长命菜、长寿菜):性寒,味甘酸。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去湿,消肿。治热泪盈眶毒痢疾、痈肿疮疡、目赤、鼻衄、湿疹。《本草备要》载,忌与鱼鳖同食。

苋菜(苋、刺苋、青香苋):性凉,味甘(野苋性偏寒)。有苋菜和野苋菜之分,同属苋科,性味和功效近似。其营养丰富,被视为“补血佳蔬”,故有“长寿菜”之称。能清热解毒,收敛止泻,利胆散瘀,去湿消肿,补血通脉。治咽喉痛、痢疾、便血、二便不畅、浮肿、痔疮。不宜与菠菜同食。忌蕨粉、鳖甲。

猪毛菜(扎蓬棵):性凉,味淡。能平肝熄风,降压。治高血压、头晕、头痛。

蕨菜(锯菜、龙爪菜):性平,味甘。能养阴益气,解热利尿。治热毒神昏、小便不畅、筋骨酸痛。

车前菜(车前草、田菠菜、牛田菜、车轮菜):性寒,味甘。能利水消肿,清肝明目。治小便不通、水肿、淋浊尿血、带下、泻痢、目赤、喉痛、咳嗽、皮肤溃疡。

榆钱:性平,味甘。能和胃消食,安神强身,止带。治胃肠不舒、体虚神衰、失眠、带下。

蒲公英(公英、黄花地丁、婆婆丁):性平微寒,味苦微甘。食用鲜嫩幼苗。能泻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下乳,利胆健胃,乌须发。治感冒发烧、目肿喉痛、乳疮、痈肿疔毒、结核、食物中毒。

豆腐:性凉,味甘。有南、北豆腐之分,其特点南软北硬,功效近似。能和脾胃,消腹胀,益气宽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祛腐生肌。其含糖量少,是糖尿病、冠心病、血管硬化患者理想的保健食品之一。治体虚消渴、肺热咳嗽、赤眼、咽痛、便秘、水土不服、硫黄和烧酒毒。服用四环素、土霉素等时,不宜食豆腐。

豆腐皮(豆腐衣、豆筋、腐竹):性平,味甘淡。能清肺热,止咳消痰,解毒养胃,补肾。治肺热咳嗽、痰多质黏、肾虚尿频、自汗盗汗。

黄豆芽:性平微寒,味甘。能利湿清热,除疣。治胃肠积热、水肿、湿痹、筋挛膝痛、寻常疣、扁平疣。

绿豆芽(豆芽菜、银针菜):性寒凉,味甘。有“菜中佳品”之称。能清热泪盈眶解毒,除烦止渴,疏利三焦。治热病口渴、中暑烦燥、高血压、二便不利、醉酒。

水果的药性   1、荸荠、金橘、柚子、荸荠、花生是化痰的,可它能够使人体内的肿块破溃。   2、桃子、栗子、薜荔果是活血的,能够使肿块转移,因此患癌症的人最好不可吃。   3、核桃有壮阳功效,荔枝是温里的,癌症病人不要吃,否则肿块就会长大。   4、大枣是补气的,不疲乏不要吃或者少吃,否则会失眠。   5、橄榄、罗汉果是清热的,阳痿的人不要吃,否则就会造成阴茎疲软。   6、佛手行气,不腹胀不要吃,否则会拉稀。   7、龙眼安神,疲乏的人不要吃,否则会嗜睡。   8、柠檬滋阴,癌症病人不要吃,否则肿块会水肿。   9、芭蕉、橘子、橙子、樱桃、柿子、石榴、杨梅、杨桃、木瓜、莲子、山竹果是止泻的,便秘的人最好少吃或者不要吃,否则会更加便秘。   10、西瓜、甜瓜、葡萄、柑子、猕猴桃、菠萝、菱角、草莓有利尿的功效,高血压、糖尿病人不要吃,否则会增加血黏度。   11、芒果止血,来月经的女士最好不吃,常吃易产生子宫肌瘤。   12、酸藤果补血,血粘稠的人不能吃,否则会发生血栓。   13、椰子水是解表的,不感冒的人不要吃,否则会造成多汗伤阴。   14、梨子、香蕉、无花果、桑葚子、松子、酸角是泻下的,慢性结肠炎的人最好不要吃,否则容易腹泻不止。   15、香榧子、榛子、槟榔是杀虫的,肝炎病人不要吃,否则会造成肝损害。   16、自古以来,苹果的药性平和,最适合一般人使用。

甜瓜(甘瓜、香瓜):性寒冷滑,味甘。能清热解渴,消暑利尿。治暑热、二便不利、烦渴、口鼻生疮、四肢疼痛。腹胀便溏者忌多食。

西瓜(寒瓜):性寒,味甘淡。清暑佳口,有天生白虎汤之称。能除烦渴,清暑热,利尿。治暑热烦渴、小便不利、热盛伤津,口疮喉痹、高血压、肾炎。暑病而有寒湿者不宜多食。

西瓜子:性平,味甘。能清肺,润肠,和中,止渴。治吐血、久咳,胃肠病、高血压。

葵花子(天葵子、向日葵子):性平,味甘。能清湿热,滋阴平肝降压,散滞润肠,驱虫。治血痢、痈肿、高血压、头昏耳鸣、晓虫。

南瓜子(白瓜子):性平温,味甘。能驱虫,止咳,消肿。治蛔虫、晓虫、绦虫、血及虫病,产妇手脚浮肿,以及百日咳、痔疮、糖尿病。多食可引起脘腹气滞发胀。

花生(落花生、长生果):性平,味甘。果中佳品,被视为“植物肉”。能润肺舒脾,和胃止血,滋养益寿,清咽止疟。治燥咳痰喘、反胃、脚气、奶少和出血等。不宜与黄瓜同食。

核桃(胡桃):性温,味甘。有“长寿果”之称。

能滋补肝肾,温肺定喘,养血健脑,通脉润肤,乌须发,强筋骨。治虚劳咳嗽、阳痿遗精、尿频、崩带、须发早白。

粟子(板栗):性温,味甘咸。是我国特产,有“千果之王”、“铁杆庄稼”、“木本粮食”等称誉。唐代孙思邈称:“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能益气厚肠胃,补肾强筋,驱寒止泻,活血止血,解羊膻,治腰腿软弱、肿痛瘀血。便秘者不宜多食。

榛子:性平,味甘。有“坚果之王”的称誉。能补脾胃,养气血。治神疲体倦、肝虚眼花。

榧子(香榧):性平,味甘涩。是我国独有的名贵小食品。能滋补强筋骨,消积驱虫,明目健身。治虫积腹痛、五痔便难、蛇螫蛊毒。榧子壳反绿豆。

松子:性微温,味甘。享有延年益寿的“长生果”称誉。能滋补强壮,祛病延年,润肺,通便。治燥结干咳、头眩便秘。便溏精滑或有湿痰者不宜服用。

莲子:性平,味甘涩。能健脾止泻,补肾固精,养心安神。治泄泻久痢、遗滑带下、心悸不眠。中满痞胀及大便干结者忌用。

菱角:性凉寒,味甘。营养成分可与板栗比美,故又有“水栗”称誉。可用菱实代粮。能安中消暑,止渴解酒。治暑热口渴等。患疟、痢者勿食。

荸荠(马蹄、乌芋、地栗):性微寒滑,味甘。能益气安中,开胃消食,除胸中实热。治五种噎嗝、消渴、黄疸、误吞铜物、目赤便秘。虚寒及虚劳咳嗽者慎用。

大枣(红枣):性平温,味甘。“脾之果”,果品中的佼佼者,自古被列为“五果之一”。有“活维生素丸”的称誉。不仅能代粮,而且可祛病延年。能补脾胃,润心肺,和百药,通九窍,益气安神。治脾虚气弱、营卫不和。《本草备要》载,忌葱鱼同食。

熏枣:也叫“黑枣”,是大枣的熏制品,功效同红枣。

酸枣(山枣、五眼枣)性平,味甘酸。能补中益肝,强筋骨,安五脏,轻身延年。治烦渴、失眠、泄泻。

酸枣面:用晒干拣净的优质酸枣磨制成的,是大众化的酸甜风味小食品,对心血管病患者大有好处。

白果(银杏、灵眼):性平有小毒,味甘苦涩。能止咳平喘,补肾温肺。治体虚咳喘。有小毒,必须炒熟或水煎服食。忌与鳗鱼同食。

桂圆(龙眼):性平,味甘。果中神品。能开胃益脾,养血安神,补虚长智。治水肿泄泻、惊悸怔忡,虚烦不眠。胃热多痰、心肺火盛大者慎用。

荔枝(丽枝):性温,味甘。色美味珍超群出众,是“果中绝品”,被称为仙果、佛果。能补脾益肝,止咳,养心益智,除烦渴。治胃痛呃逆、咳喘、烦渴、外伤。胃热多痰、心肺火盛者慎用。

桃:性温,味甘酸。唐代名医孙思邈称桃为“肺之果,肺病宜食之”。能解劳热,益颜色,生津润肺。治食积、便秘。

猕猴桃(藤梨):性寒,味甜酸。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滋补果品之一。能止渴解烦热,调中下气,活血利水,催乳消炎。治热渴、瘫痪、白发、石淋,内痔等。

阳桃(羊桃、杨桃):性平,味酸甘涩。能生津止渴,下气和中,开胃消食,去风热。治口渴咽干、小便不利、食欲不振、痔疮出血等。

樱桃(含桃):性平温,味甘酸。能生津止渴,补元气,润皮肤。治一切虚症、泻痢。有热病和咳喘者不宜多食。

梅(酸梅):性温,味酸涩。“脾肺血分之果能除烦满,安心神,生津开胃,敛肺涩肠,平呕止汗,安喘安蛔。治入咳、泻痢、恶疮、胬肉、口渴、酒醉、蛔厥等。鲜品多食易中毒。

白梅:梅盐渍为白梅。治痰厥、牙关紧闭、惊痫、喉痹,乳痈肿毒、刺入肉中。

乌梅:性温,味酸甘。能止渴,消食,涤肠胃,和五脏,除烦,止呕,止痢,解酒毒。治心胃气痛、痢疾、吐泻、醉酒。忌生葱。

杏(甜梅):性温微热,味甘酸。能止渴生津,清热润肺,化痰定喘,防癌。治烦渴、消化不良等。所谓“桃饱杏伤人”,说明多吃有害。不宜与粟米同食。

苦杏仁:性温有小毒,味苦。分苦杏仁、甜杏仁两种。能镇咳,祛痰,润肠。治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气喘、便结等。苦杏仁有毒,不可生食《本草备要》载:“双仁者杀人,恶黄芪、黄芩、葛根”。畏狗肉。

甜杏仁(巴旦杏仁):性平,味甘。能润肺止咳,润燥滑肠。治肺虚久咳、干咳无痰、大便不爽。

橄榄(青果、谏果):性平温,味甘酸涩。“肺胃之果”能清咽生津,除烦醒酒,解一切鱼鳖毒。治咽喉肿痛、河豚鱼毒、鱼骨鲠、醉酒。

李子:性平,味甘酸。为我国原产果品。《素问》言:“李味酸属肝,东方之果也。”能舒肝解郁,消食开胃,止渴生津,去骨节间劳热等。治骨蒸劳热、肝经诸疾。孙思邈曰:“肝病宜食之”。俗话说“桃饱杏伤人,李子树下抬死人”,告诫人们不要多吃它。忌与白术同食。

葡萄:生平温,味甘酸。为滋补佳品。能补气血,健脾和胃,生津解渴,强志利尿。治气血虚弱、咳嗽盗汗、神衰心悸、淋病浮肿、风湿痹痛。不宜与海鲜鱼类同食。

桑椹:性寒,味甜酸。能利五脏,润肺止渴,滋阴补血,养颜安神,醒酒。治消渴便秘、眩晕失眠。

椰子:临床多用于强心利尿、驱虫、止吐泻。多食易引起烦躁。

椰子肉:性平温,味甘。能补虚强壮,养颜。治风。

椰子汁:性稍热,味甘。清暑,消肿止血,驱虫。上午倾出的椰汁较甜,下午则淡,畅饮可令人昏如醉状。

菠萝(黄梨、凤梨):性平,味甜酸。尖端有绿叶一簇,形似凤尾,所以称“凤梨”。能清热解暑,消食去渴,止泻,利尿,通经。治伤暑烦渴、气管炎、肠胃炎腹泻。生食宜用盐水浸泡,防过敏。

甘蔗:性平,味甘。《本草纲目》称之为“脾之果”,为甘凉滋养品。能滋阴润燥,和胃止呕,益气和中,清热解毒,消痰除烦。治心胸类热、呕吐反胃、妊娠恶阻、暑热、醉酒。有青皮、紫皮等品种,性能大致相同。另外,分果蔗和糖蔗两大类。果蔗多吃有益,糖蔗多食动风生痰。

香蕉(甘蕉、蕉果):性寒,味甘。能清热润肠,生津止渴,降压,解酒醉。治热病烦渴、咳嗽、便秘、痔疮出血、高血压、小儿客热、丹毒等。香蕉宜生吃。芭蕉可炖熟后连皮吃。

枇杷:性平,味甘酸。能解渴下气,利肺止吐,润五脏,清喉宁咳。治口干烦渴、上焦热、咳嗽等。

金桔(卢桔):性温,味辛甘。为柑桔家族中娇小的品种,但名气颇大,果皮和果肉可以一起吃。能开胃顺气,消食化痰,解郁醒酒。治胸闷郁结、伤酒口渴、食滞胃呆、急性肝炎、脱肛及子宫脱垂、疝气等。

桔子(福桔):性平温,味甘酸。全身都是宝。能润肺止咳,生津解渴,和胃理气。治胸膈结气、呕吐消渴。

桔饼:性温,味甘。成熟桔子用蜜糖渍制而成。能宽中理气,化痰止咳。治食积、气嗝、咳嗽、泻痢。不宜与红糖同食。

柑子:性平,味甜酸。在柑桔类水果中最甜,故称柑子。能生津止渴,利尿,醒酒,润喉。治咽干口渴、醉酒等。

橙子(黄果、金球):性凉,味酸。有酸、甜两种。酸橙又称为红橙,酸而带苦味,一般不爱吃,但酸橙汁则别具风味,能消食解腻、止渴醒酒。甜橙能化痰下气,开胃健脾,宽膈和中,止渴醒酒。

柠檬(且母子、宜母果):性平凉,味酸。因味酸,适合孕妇和肝虚者食用,但多是服食经加工制作的饮料、果酱和饼干等。能下气和胃,生津止渴,消暑安胎,润肤养颜。治痰水、口渴、暑热、孕妇食少等。

柚子(文旦、气柑):性寒凉,味甘酸。是柑桔家族中之大者。能消食和胃,快膈理气,化痰除口臭,解酒毒。治气管炎、胃纳差、孕妇食少口淡、醉酒等。

苹果:性平和,味甘酸。好看味美,是大众爱吃的水果之一。能润肺益心,生津止渴,开胃和脾,理肠止泻,醒酒。治肠炎泻痢、高血压、醉酒。不宜与海味同食。

沙果:生温,味酸甘。能下气消痰。治伤寒、腹痛水痢、泄精、消渴。

梨(宗果、快果、玉乳、蜜父):性寒凉,味甘微酸。有“百果之宗”称誉。能润肺止咳,消痰降火,滋阴利肠,清心降压。治伤寒发热、咳喘、消渴、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咽干声哑、酒后烦渴。《本草备要》载“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实火宜生,虚火宜熟。乳妇及血虚者慎用。吃后忌马上喝开水。

石榴(安石榴):性温,味甘酸涩。被子誉为“天下之奇树,九洲之名果”。能生津止渴,润肺固肠。治口渴、虫积、久痢、腹痛、脱肛、崩漏带下、咳痰、酒醉。石榴有酸的和甜的,药用以味酸者为主,甜的则是人们爱吃的名果。《本草纲目》说:“多食损人肺及齿,凡服药者忌食之”。不宜与海鲜鱼类同食。

番石榴(鸡矢果):性平,味涩甘。能收敛止泻,止血,消炎,燥湿,降血糖。治胃痛、损伤出血、皮肤瘙痒、糖尿病。

山楂(红果、胭脂果):性平微温,味酸微甘。有大有小。药用以较小的野山楂为好。大个的则以它的营养和功效价值备受青睐。能散瘀消肉积,化痰行气,清胃止痢,防暑醒脑。治肉食积滞、泻痢、产后瘀痛、小儿疝气、痰喘、疮癣。忌和四环素、土霉素同用。不宜与海鲜鱼类同食。

柿子(米果、猴枣):性寒,味甘涩。《本草纲目》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因其营养价值高而有“铁杆庄稼”之称。能健脾涩肠,润肺宁嗽,清热解渴。治咳嗽、吐血、泻痢、咽喉热痛、口渴、醉酒。忌与蟹、铁剂同食。

罗汉果(汉果、罗晃子):性凉,味甘。为稀有名贵水果,是教师、歌唱演员和播音员的最佳保健品。能润肠清肺,化痰止渴,消暑润喉。治咳嗽、急慢性扁桃体炎、血燥便秘、喉痛声哑等。

芒果(蜜望、阉罗):性凉,味甘酸。能生津解渴,祛痰止咳,健胃止呕,利尿止晕。治晕船呕吐、经脉不通、小便不利。忌与大蒜辛物同食。

无花果(奶浆果、映日果、明目果):性平,味甘。能清热润肠,开胃止泻痢,驱虫,消肿,生肌,净化空气。治五痔肿痛、肺热干咳、咽干声哑、便秘、脱肛、无名肿痛。

  在现实中,食源性的疾病很多,而食源性疾病多是海吃胡塞,和不加选择地吃出来的,更多的是很多人已经身患疾病还不注意忌口,因此,即使服药也难以痊愈。 由此,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说西医有不足之处,需要中医去补充;并且敦促联合国大会在年通过了《阿拉木土宣言》,要求各国政府研究并使用中医。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ehsy-b91.com/wysyyw/105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